被服厂斩获巨大出口创汇订单,不仅是乌兰领导和被服厂员工的好事儿,还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好事,整个乌兰都笼罩在喜悦当中。
为何?
被服厂招人!
十月全国取消知识青年下联插队的政策,海量青年返乡。
这对于青年们来说是好事儿,但从家庭角度来考虑,有些别的问题。
知识青年没有返乡的时候,各地的待业青年都安排不完,让人事部的人一个脑袋两个大。
现在又多出这么一批,还是一大批,如何安排?
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,仅仅机械厂返回来的青年就有一千多。
那其他的地方呢,一个县城或者一个市,甚至一个省有多少,不敢想象!
这么多人年纪已经不小了,小点儿的也要成年了,大一些的都三十好几,总不能成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吧。
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一次被拿到了桌面上,待业青年的生活问题,自给自足问题,有没有钱找对象养家糊口问题,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。
现在好了,伍志强弄了那么大的订单,凭借被服厂那几十号人根本做不出来,必定会招收大量待业青年,这无疑于解决了不少家庭负担和待业青年的自给自足成家立业问题。
果然,伍志强大手一挥,第一期招收一千名员工。
这个数字或许还没有机械厂家属院的待业青年基数大,但非常了不得了,是很多大单位都难以消化的数字。
况且伍志强也说了,是第一期招收这么多,后面还有呢,说不定第二期,第三期,甚至是第十期也近在咫尺。
有希望,总比没音讯要强很多。
和市委以及县委要了一百名退伍军人,伍志强开始大刀阔斧的招人,同时也在市政府的帮忙下开始建设新的厂房和员工宿舍等等。
“报告伍厂长,保卫科第二大队已经集合完毕,请指示!”
保卫科副处长身姿挺拔,对伍志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朗声说道。
保卫科副处长,名叫李卫国,三十二岁,刚刚退伍不到一个月的排长,在部队的时候立过二等功。
在和平年代能立个二等功,那是非常难的,李卫国妥妥的是其他人羡慕的对象。
不过二等功也不是平白无故来的,李卫国负伤很重,虽然经过一番抢救人没事儿,可一条腿算是瘸了。
站着的时候看不出来,一旦走路一瘸一拐的,真是传说中一米七,一米六那种情况。
这伤势很显然不适合继续呆在部队里,李卫国含着泪主动申请退伍。
正好伍志强这里要退伍军人,上面就给安排过来了。
本来按照李卫国的要求,当个普通门卫什么的就可以了,但伍志强可不这么认为。
腿瘸了根本不影响李卫国是个人才啊,直接提升为保卫处副处长。
和保卫处处长常铁柱不同,李卫国并不管理保卫工作,而是管理工人的。
没错,就是单纯管理工人的。
被服厂大量招收员工,从几十个一下子变成乌兰对大的企业,足足一千多的员工,这会对被服厂造成很大的冲击。
一个协调不好,别说出口创汇完成外国人的订单了,别散伙儿各回各家就不错了,这种时候必须拿出一套过硬的管理方式才行。
要问什么管理方式过硬?
4S甚至是传说中的5S?
不不不,是军事化!
4S也好,5S也罢,是很多国家执行军事化管理失败之后退而求其次想出来的劳什子。
在我国70年代没必要这么伤脑筋,军事化才是硬道理。
执行军事化管理也不是说一说的事儿,必须要有懂得军事化的人才行。
谁还比刚刚退伍的军人更懂军事化!
保卫处处长常铁柱倒是正儿八经的退役军人,绝对懂,但他一个人也管不过那么多人啊。
况且常铁柱的性格有些木,不懂变通,管理兵还行,但管理工人就不行了。
伍志强没当过兵,不太懂,也没时间管,索性找市委H县委帮忙,给调拨一批退伍军人过来,其中最好有那么一两个懂得管理,或者有管理经验的。
巧了,李卫国最合适不过。
即是退伍军人,又是排长,懂管理,有管理经验。
若不是两人之前不认识,大伙儿一定认为伍志强是要招李卫国,只是没好意思指名道姓。
“李大哥没必要还么严肃,咱们工厂虽然要执行军事化管理,但毕竟不是在军队,可以适当的放松点儿。”
伍志强被李卫国感染的也全身紧绷热血沸腾,赶紧说道。
“啪!”
一个标准的军礼!
“是!”
回答的很响亮,但没啥变化,还是标准的军姿。
伍志强抽了抽嘴角,看来自己刚刚的话等于白说了。
不过也是,李卫国当兵十多年,让他一下子改变显然是不可能的,况且自己要近期退伍的军人不就是为了这些么。
既然想通了,伍志强也不再纠结:“今天的任务还是招人,咱们才招收了400多名员工,距离一千还有一段距离。
同时监督配合工程队盖房子,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,建筑的速度一定要快,咱招收了那么多工人还等着上班住房子呢。”
“是,保证完成任务!”
李卫国又是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“别的不敢说,建筑方面请伍厂长放心,我就算不吃不喝也会一直盯在这里,我们可是接到市委的死命令,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被服厂的建设任务,而且要在半个月内完成,建筑队的人都来这里了,绝不会出现任何纰漏。”
建筑队的负责人也在场,当即保证道。
“哈哈,有王科长盯着,我自然放心的!”伍志强哈哈道。
现在的建筑队还是国有企业,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,负责人更是干部身份,和伍志强的临时身份一样,副科长。
伍志强参加展销会回来在市委开的那个会上提出,被服厂要招收一大批新人,而招收人要有住处,必须扩大被服厂的规模。
这次扩大和之前的扩大不同,是真正的扩大,要盖不少厂房和员工宿舍。
虽然伍志强的单子是为期一年,但加上盖房子,新员工磨合等等,时间并不宽裕。
巴特尔当时拍板决定,先集合全市的力量给被服厂盖房子,建筑队全部调过去,所需材料全部市委帮忙解决,等伍志强的订单定金到了再扣除。
市委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,伍志强回到被服厂的第二天,建筑队就来了,并且立马开始动工,到现在已经盖起了不少。
喜欢冲向繁华请大家收藏:(www.yyshu8.com)冲向繁华有缘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