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之,这246名资格赛选手最终要选出64人,与之前确定的64人组成总共128人的正赛大名单。
那么这64人怎么选呢?
根据实际报名人数,由国际乒联的相关人员通过计算之后给出最科学的分组淘汰方法。
最终定下来的赛程是这样的:先将这些人按照世界排名从前到后分成80个小组,其中有74个3人小组和6个4人小组,这些小组各自打组内单循环,选出每个组的小组第一。
然后,前48个小组的第一名直接晋级正赛。
后32个小组的第一名再临时抽签,捉对厮杀,取胜的16人晋级正赛。
至此,资格赛的64名晋级正赛选手全部出炉。
在得到128人的完整正赛名单后,主办方会进行第二次抽签,也是这一次,把所有的比赛顺序全部排定。
这个过程也很复杂,大概是这样的:
首先,确定上下两个半区。
然后每个半区再一分为二,这样就形成了四个1/4区。
四个1/4区再一分为二,形成八个1/8区。
八个1/8区继续一分为二,形成十六个1/16区。
这十六个1/16区,每个区里分配八名选手。
正赛的前三轮,就是每个1/16区里的八名选手进行抽签对抗,全部是七局四胜的淘汰赛,8进4,4进2,2进1,三轮过后,这个1/16区里的出线选手就确定了,也就相当于前16强确定了。
接下来,每个1/16区里的出线选手,将要跟他所在的1/8半区里的对手打一场,赢的进入下一个1/4半区。
以此类推,直到最终决出上半区和下半区的出线选手,这便是最终决赛的双方。
而具体谁进入哪一个区,是由规则和抽签来同时确定的。
1号种子排在整个上半区的顶部。
2号种子排在整个下半区的底部。
3号种子和4号种子抽签决定谁在上半区的底部,谁在下半区的顶部。
5到8号种子抽签决定谁在1/4区的顶部,谁在1/4区的底部。
9到16号种子抽签决定谁在1/8区的底部,谁在1/8区的顶部。
17到32号种子抽签决定谁在1/16区的顶部,谁在1/16区的底部。
至此,前32名选手的位置已经被尽量完美且平均的分配到了16个区的所有位置上,而剩下的选手则完全通过抽签自由分配。
这样的规则,让最强的这批选手,能够尽量延迟遇上,也让最终到来的决赛,不至于变成一场强弱悬殊的虐菜之战。
资格赛从9月28日打响,因为人数过多,所以仅仅是资格赛就打了足足三天,最终64名正赛选手出炉,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意外出现。
好吧,实际上意外是很多的,比如卢森堡某个菜鸡选手输给了比他世界排名低100多名的某个孔雀之国菜鸡选手,而某个葡萄牙的菜鸡选手战胜了比他世界排名高70多位的樱花国选手小松康太,另有某无名小国的一哥因为拉肚子而发挥失常,输给了一名来自非洲不知名国家的未成年选手,其实这名未成年选手完全是来见世面的。
只能说,虽然意外很多,但在高手们看来全是菜鸡互啄。
大象会在意两只正在打架的蚂蚁到底谁比较强壮吗?
不会。
大象会因为瘦弱的蚂蚁战胜了强壮的蚂蚁而认为这是爆冷吗?
也不会。
所以资格赛乱象横生,但基本没人关注,因为大家都知道,从资格赛杀出来的这64名正赛选手完全就是炮灰,上来充场面的。
直到第二轮抽签分组仪式开始,大家才稍稍认真了些,因为大家都盯着世界排行榜最前面那几个名字,想要看看谁会跟谁提前相遇。
此时的罗九因为刚刚拿下了葡萄牙公开赛冠军,总积分已经超过了排在他前面的虎克,冲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,所以他是一号种子,编号为1。而虎克作为二号种子,编号为128,他俩在决赛之前是一定不会碰到的。
接下来的3号和4号种子是白峰和林笠,他们需要抽签决定谁在上半区谁在下半区。
对此,罗九和虎克都不怎么在意,而广大球迷同样不怎么在意,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这两位华乒主力在如今这个时代还有夺冠的能力。
但接下来的第一轮抽签,大家就都很在意了。
因为这一轮的四人分别是拜耳、林梓君、王超和k.米歇尔。
罗九自己在上半区,他把王超看做平生大敌,决赛之前都不想看到王超,他希望王超去下半区。
虎克倒是没有罗九这么感同身受,不过这四个人里面如果一定要选两个先碰上的话,他自然还是希望遇到拜耳和米歇尔。
然而最终还是罗九的执念更强一些,打动了冥冥中的运气之神,王超被分到了下半区。
抽签仪式最大的悬念至此戛然而止。
至于后面的皮克、翁春庭、莫拉德、范小东等人,强吗?显然是很强的。但是能夺冠吗?显然大部分球迷都认为是不能的。
世乒赛是一场强者如云的盛会,强者败,更强者胜,连白峰和林笠这等辉煌了整整七年的华乒主力大家都不放在眼里,又怎么可能去看好更年轻且内战战绩并不算好的范小东呢?
于是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分组抽签仪式结束后,所有选手都得到了一天半的休整时间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